羽絨服
羽絨服最新資訊,投資界全方位播報羽絨服相關話題,全面解讀羽絨服投資、融資、并購等動態(tài)。
又一明星公司宣布裁員
加拿大鵝是最貴的羽絨服品牌之一,一件價格上萬很常見。賣它不只是因為保暖,也因為穿出去有面子。但現(xiàn)在,越來越賣不動了。銷量增長超500%,夢餉科技攜手康博羽絨服打造超級品牌日
近日,夢餉科技與知名羽絨服品牌康博達成戰(zhàn)略合作,雙方聯(lián)手舉辦超級品牌日活動,借助B2R電商模式,通過社群、朋友圈、短視頻等多種渠道和形式,將康博質(zhì)優(yōu)價美的近千款產(chǎn)品送到消費者面前。誰在買7000元的羽絨服
企業(yè)在制定價格策略時需要謹慎,高價羽絨服究竟能走多遠,還取決于品牌是否能夠支撐這一價格。此前消費品領域曾有一些雪糕品牌以“高價”自居,確實也短暫獲得了市場認同,但新鮮感過去后品牌質(zhì)量無法承托住“高價”...羽絨服年銷300億元
換言之,一件羽絨服賣3萬元,從側面暴露了平湖羽絨服這個隱形贏家“有百億產(chǎn)業(yè)、無龍頭品牌”的痛點。羽絨服品牌「過冬」:4個殘酷事實,3個求生法則
但羽絨服的競爭遠不止于羽絨服品牌,優(yōu)衣庫、無印良品、Lululemon、Zara等品牌都有羽絨服品類,全季節(jié)的運營下,普通服裝品牌往往具備更強的品牌力以占領用戶心智。2023年,要月薪幾萬才能羽絨服自由?
錯綜復雜的羽絨服市場,一邊是貴的買不起,一邊是依舊保持平價,兩者之間的爭議性讓消費者直呼:這羽絨服到底貴不貴?7000塊一件的羽絨服,真是中產(chǎn)智商稅?
有年輕人干脆地調(diào)轉(zhuǎn)車頭,主動投入軍大衣懷抱:愛誰誰,我反正不買了!告別加拿大鵝的年輕人
年輕人紛紛購買“取暖神器”,線上商家也摩拳擦掌,希望抓住這一波商機。在小紅書、抖音等內(nèi)容平臺,取暖用品相關的營銷內(nèi)容明顯增多。軍大衣不夠,神器來湊
冬季的保暖戰(zhàn)役或許會在明年春暖花開結束,但年輕人們引領的這股潮流,不論是從年輕的消費者角度,還是從年輕的商家角度,都將會一直持續(xù)。降溫帶火的不止軍大衣
他引用時下那句暗號來解釋自己的變化“不是羽絨服買不起,而是軍大衣更有性價比”。這句話從某種意義上也是“質(zhì)價比”的另一個顯現(xiàn)。340億灰飛煙滅!「羽絨服一哥」崩了
當下年輕人的選擇,正釋放了這一信號,對于企業(yè)而言,這也是一個危險的信號。所以,我們建議應該順應市場訴求,先消費者一步滿足不同層次的消費需求,這才是最終的長久的增長之計。沖鋒衣、軍大衣雙面夾擊,羽絨服危險了?
不可否認,沖鋒衣熱銷的確搶占了羽絨服的一部分市場份額,但是兩者是兩條完全不同的品類賽道,有一定的重疊度,但也有明顯不同。年輕人會為國產(chǎn)高端羽絨服買單嗎?
盡管品牌下大力氣營銷,對于定價“過高”的高端羽絨服,消費者似乎沒有多大的買單意愿。